一个住户密集、人员流动性大、治安情况复杂被居民戏称为“立体大杂院”的高层建筑小区,谁也想不到4年前它的社区民警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从居民声声质疑到获得信任无数,他俨然已经成为了——“立体大杂院”里的好管家。
出生于1986年的王寅超在大学选择了法律专业,在一系列的专业了解过后,与许多同学对当律师、做企业法律顾问的愿望不同,他对许多案例中民警的公正执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做一名民警,这个愿望就在那时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2012年,通过考试,王寅超如愿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被分配到公安河西分局大营门派出所,从那时起,三义大厦社区就成了这个新“片儿警”割不断的牵挂。
“既然接手,那就得干好!”
上任之初,王寅超就听许多人说过,当三义大厦社区的社区民警有多“难”:别看这个社区只有这一栋楼,但这栋楼有着楼高30层、每层12户的人口密集度,消防是难点;租户多,人员流动性大;住在这里的住户相对收入较低、困难居民多;邻里相互之间知悉率低,发展治安员的困难也大……刚上任,这些困难就一个一个的摊在了王寅超的面前:“虽然我没有经验,但我年轻,有热情,也有科学管理的思维,我相信无论多难多复杂,只要努力,社区总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居民门难敲,他就把服务送上门,上门办理居住登记、送身份证送到居民手中;消防隐患多,王寅超就联合了居委会清理楼道杂物和搭在地下车库角落里的棚户。这个行为一开始引来了不少居民的不满,三义大厦小户型居多,不少居民都有放在楼道里的物品。王寅超一遍遍的讲解消防知识,设身处地的给大家讲解做好消防防范的重要性,终于得到了大多数居民的认可,自动清理了堆积在楼道的杂物。
搭建在底下停车场角落的30余户棚户曾让王寅超十分头疼。这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难题,私架电线、使用易燃材料修补棚户都是常见问题,也是三义大厦最严重的消防隐患。显然它不合理不合法,应当予以拆除。如果与有关部门联系强行拆除,是可以解决这些隐患,但会给这些居民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王寅超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先进行摸底,再与居委会商量,利用宿舍解决一部分特别困难的人的居住问题。经过王寅超的努力,一部分居民搬到了亲戚家暂住,一部分搬到了宿舍,消防隐患也得到了解决。
清理了楼道杂物和棚户之后,整个三义大厦变得干净清爽了不少,许多居民都说,感觉房子都变大了。
“居民的信任赋予我无穷的力量”
一番整顿清理,让三义大厦旧貌焕新颜,不但王寅超自己有成就感,就连居民都觉得日子过的顺气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也是因为王寅超那段时间整天“泡”在社区里,不少居民都认识了这个挺有干劲也挺执着的小民警。90多岁的陈大爷就特别喜欢王寅超:“好孩子,总来看我,我就让他帮我取钱,一分钱都不会少。”不仅如此,走路颤颤巍巍的陈大爷还带着王寅超去敲其他邻居的门,把他介绍给其他居民,跟着他一起入户走访。王寅超对陈大爷给予的这份信任感怀于心,像陈大爷这样支持王寅超工作的居民不在少数,王寅超说,这给了他强大动力。
今年4月,辖区李大姐带着6岁的孩子找到王寅超,说是想要给孩子办户口。原来,李大姐的丈夫在孩子出生前就入狱服刑,错过了给孩子上户口的最佳时机,后来一拖再拖就耽误了。按照正常程序,应该等到孩子父亲服刑结束后再提交申请材料。但孩子已经6岁了,已经到了上学年龄,小学报名在即,等孩子父亲明年出狱,孩子上学就耽误了。王寅超没有推脱,接下了李大姐的材料,及时与监狱取得联系,证实确有此人正在服刑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到监狱去取孩子父亲的笔录。孩子父亲听说民警为了他孩子的户口在周末还专程跑了一趟,几度哽咽,就连管教民警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9月的时候,王寅超在警务室接待了一名愁眉苦脸的居民小周。小周是银行职员,因失误多给了一名取钱的客户两万元钱。他根据登记的电话打过去却被拒绝归还。原本这事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但小周怕事情闹开了自己的工作也就黄了,这才来求助王寅超。王寅超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法,最终令对方将两万元钱主动送回。
“居民能找到我,是对我的信任,别管分内分外,能帮的必须帮。”爱笑的王寅超说这话时一脸认真。
“调解纠纷一碗水端平,
才能不辜负每一位居民”
三年前王寅超刚接手三义大厦社区的时候,110纠纷警情每天都有一两个,而现在,一个月也碰不到一个。不是因为纠纷没有了,而是大家已经习惯性的有了纠纷直接找王寅超去解决。
去年11月,辖区居民老杨找到王寅超,他说他家没法住人了。经了解王寅超才得知原来是楼上老孙家洗手间漏水,渗到了楼下,老杨家客厅一面墙壁全花了。这事本来是老孙家的过失,理应赔偿老杨的损失。可王寅超没急着找老孙去说道,因为他知道,这种因果清晰的事儿双方还能发生纠纷,那就未必是因为赔偿款的问题,而是双方对待问题的态度最有可能将事情推到越来越糟糕的地步。
果然,当王寅超以入户走访的名义到了老孙家的时候,谈起此事老孙也非常生气,他说,他愿意赔偿老杨损失,可老杨死活不说个数字,就非要让我给他们家修墙,修就修吧,他还非要跟其他三面墙一个色。你说新刷的和旧的能一个色么?这不是为难人么?
老杨对待老孙的态度强硬与跟自己聊天时的无奈差距太大,王寅超知道,这里面肯定还有其他的症结。果然,老杨说,他找到老孙的时候,老孙态度非常不好,直接问他要多少钱。这可把老杨气坏了。王寅超这下知道这个扣儿到底系在哪里了。他把两人都叫到了老孙家,“杨叔你看,孙叔家跑水,也是挺糟心的,为了不会再次漏水,他把洗手间地砖整个翻起来了,重新做防水层,就是怕再给您添麻烦。他不是故意对您态度不好,确实是家里事多,赶上了。”看着老孙家还在施工的洗手间,老杨当场就表示墙不用老孙修了。不过在老孙的坚持和王寅超的劝说下,最终老杨自己买涂料,老孙请工人把客厅的四面墙都粉刷一新。
“有时候一碗水端平不仅仅是指一种调解技巧,更多的是把每一位居民都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让他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我对他们的重视。”
在王寅超和辖区居民共同的努力下,三义大厦已经由原来的治安难点,变成了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可控性治安案件、无一起消防事故、邻里和谐的模范小区。“所有人都想把日子过好,我作为社区民警,也作为三义大厦的‘大管家’,就要调动大伙儿的积极性,一起努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稿源:
天津政法报
编辑:
范艺瀛